糖尿病目前采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标准,主要分为1型和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多与先天的遗传因素有关,是由于某些环境因素作用于了遗传易感性个体,导致了一系列的自身免疫反应。主要常见于婴儿和青少年,起病较急,主要是由于胰岛细胞被破坏和功能衰竭,导致了胰岛素的分泌绝对缺乏。
而2型糖尿病,虽也有遗传因素的影响,但不如1型的那么明显。主要是由于身体的各个器官,主要指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等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使原来本应该能达到的作用没有达到,低于了正常水平。这一类型的糖尿病主要常见于成年人,一般起病比较慢,而且在早期常常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甚至有些症状的出现还会历时数年到数十年不等。仅仅是在进行体检或是因为其他疾病就诊化验时才被发现。这也是糖尿病患者中最为常见的类型。
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和危险因素都有哪些?
2型糖尿病的的发病风险的高低就主要取决于危险因素的数目和危险程度。首先我们需要先来看一下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我们要知道,有一些因素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比如说年龄、遗传、有过妊娠期糖尿病史或巨大胎儿史等等,但有的因素却是我们可以预防甚至是可以改变的。比如说糖尿病的前期症状、超重、饮食热量摄入过高、体力活动较少等等,只要避免这些因素,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就会大大的降低。
那么什么情况下属于糖尿病发病的高危人群呢?在成年人中,只要存在下列任何一个及以上的糖尿病高危因素,就可以被定义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年龄大于等于40周岁。既往有糖尿病前期病史。肥胖。体质指数,即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数值大于等于24,或男性的腰围大于90cm,女性大于85cm。静坐的生活方式。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有巨大儿生产史,或有孕期糖尿病的妇女。高血压、高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患者。
针对那些高危人群,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尽可能地避免呢?
其实很简单,只要这一个方法就能搞定,那就是运动!
要知道,对于2型糖尿病来说,它的发病风险真的是与缺乏运动高度相关的,有研究显示,超过80%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与自身的肥胖密切相关。所以,要如何最大程度上的避免糖尿病问题,答案就显而易见了,那就是多运动。
那么,问题又来了,要怎么运动呢?做什么运动好呢?其实不论是什么运动,都能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而如果能每天都进行规律的运动,糖尿病发病的危险性就能够降低15%~60%!
虽然每天坚持运动好处多多,但我们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诸如没时间等等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运动也可以间隔一两天进行,只要不超过3天都可以,否则就会使运动的效果大打折扣。
而且,运动也并不是说就要进行高强度的激烈的体力活动,我们推荐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也就是说运动时只要感到呼吸和心跳加快,而不是大汗淋漓只喘粗气,没有明显的疲劳感就可以了。比如可以散步、慢跑、游泳、打羽毛球,或是跳广场舞也是可以的。最好可以一周进行5天的运动,每天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