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型糖尿病(LADA)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实用篇2型糖尿病病人如何进行自我健康
TUhjnbcbe - 2024/9/8 16:31:00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写在前面——

*诊断为糖尿病以后,病人应该注意什么?

*平时规律吃药,为何血糖控制仍不满意?

*家里买了血糖仪,血糖应控制在多少范围比较满意?

*怎样调整饮食更合理?

-------------------------------------华美的分割线--------------------------------

正文——

2型糖尿病是一类慢性疾病,主要以血糖升高为特征,久病者常并发心脑血管,肾,眼,神经等病变。因2型糖尿病早期常无症状,不易受重视;中晚期常合并慢性并发症,且进行性加重,故极大影响了寿命和生存质量。

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规律服药是一个方面,病人自我的健康管理同样重要。本文拟围绕“饮食”,“运动”和“定期监测”展开介绍。

1、饮食篇

(1)食物血糖生成指数表

不同的食物升高血糖的速度和程度是不同的,如精白面条、大米饭、馒头等主食升高血糖速度极快;黑米、糙米、黑麦、全麦面条等主食升高血糖速度较慢,则后者更适合于糖尿病病人服用。

把各种食物升高血糖的速度和程度用数字的形式呈现出来,就是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表。

杨月欣《食物血糖生成指数》

血糖指数>75的食物,代表血糖升高速度极快,建议糖尿病病人尽量不吃;

血糖指数55-75的食物,代表血糖升高速度较快,建议糖尿病病人少吃;

血糖指数<55的食物,代表升高血糖速度较慢,建议糖尿病病人可以适当多吃。

《食物血糖升糖指数表》实用性强,值得糖尿病病人重点借鉴。但限于版权,朋友们可自行百度检索该表,或评论区留下邮箱,看到我会发送。

由《食物血糖升糖指数表》可知,粗纤维类食物升糖较慢,精白类食物升糖较快。但长期大量进食粗纤维可能损伤胃黏膜,故站在整体的角度来看,仍需粗细搭配为宜,如黑米白米按1:1烧饭等;宜保证每餐有蔬菜,养成先吃蔬菜,最后吃主食的习惯。最后可以进食后2h进行血糖监测,了解自己对每种食物的敏感程度,具体可见“定期监测”篇。

(2)戒烟,限酒。

戒烟限酒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戒不了的朋友们仍然戒不了。只能说,大量研究显示,戒烟限酒的好处,是广泛而深刻的。

(3)限盐,限油。

由于2型糖尿病常合并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压等代谢疾病,这些疾病与糖尿病互相影响,从而加速器官功能损害。限盐,限油是主要针对这些伴发疾病的措施。

(4)控制每日摄入热量。

由于2型糖尿病常合并肥胖,减轻体重对改善胰岛素抵抗,即控制血糖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根据指南,建议维持理想体重(Kg)=身高(cm)-。摄入热量应根据当前体重与理想体重差距进行调整,并逐步调整体重至理想状态。每日食物摄入的总热量一般推荐为:休息时25~30kcal/kg,轻体力劳动30~35kcal/kg,中体力劳动35~40kcal/kg,重体力劳动>40kcal/kg。

2、运动篇

运动可以降低血糖水平,餐后运动对控制餐后2h血糖效果更佳。根据指南推荐:运动应选择使心率和呼吸加快但不急促的有氧运动为主,譬如快走,骑车,打太极拳等,每周至少分钟。

运动方面需要注意两点:

①血糖过高>16.7mmol/L,或过低<3.9mmol/L,或血糖波动较大,不宜运动。

②出现恶心、呕吐、烦躁等不适时,需立即测指尖血糖,有不适症状时,不宜运动。

3、监测篇

建议所有的2型糖尿病病人自备血糖仪和试纸,定期监测和随访,了解自身血糖控制情况。最重要的血糖控制的三个指标为:

空腹血糖:自备血糖仪监测,应控制在<7mmol/L;

餐后2h血糖:自备血糖仪监测,应控制在<10mmol/L;(注意!不是11.1mmol/L,控制水平应该更严格,是10.0mmol/L)

糖化血红蛋白:反应近3月血糖平均水平,建议每隔3-6月医院抽血测量1次。年轻糖尿病病人,预期远期生存时间长,应控制在<6.5%为佳,中老年人病程较短者也可适当放宽到<7.0%;一般情况差,预期寿命较短的病人,应控制在<8.0%。

糖尿病病人同样要定期监测血脂,血压,bmi等指标,具体可参考上表自行评估。

有关糖尿病急性、慢性并发症以及紧急处理措施,糖尿病药物治疗,拟于科普文和大家讲一下。

-------------------------------------华美的分割线--------------------------------

写在最后——

以上基本介绍了2型糖尿病病人的饮食,运动和监测,希望有需要的朋友多加研读,必能有所助益。

祝大家平安,健康!

码字不易,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1
查看完整版本: 实用篇2型糖尿病病人如何进行自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