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有很多的并发症,其中最让人闻风丧胆的是糖尿病肾病!据统计:在个慢性肾脏病患者中,至少一个是死于肾衰竭,而一半肾衰竭患者都源于糖尿病。换句话来说,糖尿病患者患肾衰竭的机会大约是普通人的17倍之多!多年的糖尿病人是最危险的,他们该如何躲避肾脏损害呢?
高血糖会连累肾脏,是肾脏发生病变
近年来,糖尿病引起的肾病人群正在大幅上升,比例已经超越了本排在它之前的高血压肾损害、间质性肾炎等致病因素。
为什么糖尿病人特别容易患肾病呢?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血糖居高不下,而血糖要靠肾脏代谢,血糖浓度较高,肾脏的负荷自然就会增大。长时间“三高”即高压、高滤过、高灌注使得肾脏负荷量过大,慢慢就会导致肾功能受损,甚至肾衰竭。而另一方面,血糖过高也可造成肾小球的生化组织异常,引起肾衰竭。
大约30%~40%的糖尿病患者可能伴有糖尿病肾病。事实上,肾病就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1型糖尿病患者一般在5年后会发生糖尿病肾病,2型糖尿病患者在诊断时即可伴有糖尿病肾病。
如何早期发现糖尿病人的肾脏病变?
糖尿病肾病病程一般分为5期:1期:肾脏基本没有病理改变;2期:可出现一过性微量蛋白尿,经过积极控糖可长期稳定;3期,表现为持续性微量蛋白尿,如在这一期能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可减少尿蛋白排出、延缓肾病进展;4期: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水肿、肾功能减退,治疗难度非常大;5期:即尿毒症期。
该如何及时发现糖尿病人的肾脏病变?由于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可能仅有微量蛋白尿,因此不易引起患者的重视。建议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时进行一次肾病筛查,之后每年筛查一次,这样能够尽早发现糖尿病肾病。
尤其如果糖尿病人出现尿多、尿中泡沫较多、尿量增多、身体易疲劳、浮肿或视力减退,医院做肾脏功能检查。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千万不要以为血糖控制好了就万事大吉,许多人虽然血糖控制得不错,但仍有可能发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和肾脏损害。
糖尿病人如何科学预防肾病?生活中做到这7点能预防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对患者的身体危害极大,该如何预防呢?以下几个预防方法,糖尿病人不妨实施起来:
1.多饮水、少吃盐
保持每日饮水量和尿量在~毫升。糖尿病人菜肴应尽可能清淡一些,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每天6克以内。
2.适当限制蛋白质和钾的摄入
适当减少饮食中蛋白质数量可以减低肾小球内压力,减轻高滤过和减少蛋白尿。蛋白质应控制在每天每公斤体重0.6~0.8克,且以易消化的鱼类、瘦肉为佳。如果病人已经出现肾功能不全者更应限制蛋白质的摄人,并应食用含必需氨基酸高的蛋白质。另外,还应节制含钾饮料、含钾水果的摄入。
3.摄入充足维生素、微量元素
糖尿病人尤其要重视摄入维生素B、维生素C和锌、钙、铁等营养素,它们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4.严格控制血糖
将血糖控制平稳,可以有效预防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定期测量血糖,一旦发现血糖波动,就要及时调整用药,并调整饮食,严格限制热量摄入,适当增加运动,还要避免情绪激动、感染等引起血糖波动的各种因素。
5.严格控制血压
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高血压,高血压会使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增加,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要将血压控制在/80毫米汞柱以下。患者应在家里备有血压计,天天多次测量血压,如果有高血压症状,应该及早使用药物进行调节。
6.及时纠正血脂异常
糖尿病患者同样容易合并血脂异常,多见于甘油三酯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糖尿病患者合并血脂异常易导致肾脏病变或加重病变,对于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控制目标为低于2.6毫摩尔/升,已有明确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控制目标要低于1.8毫摩尔/升。
7.积极戒烟
吸烟不仅是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还会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的发生,所以必须下定决心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