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糖尿病人,我发现有的人很胖,有的人却骨瘦如柴,这是为什么呢?”一位患者问道。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按照我们的认知,糖尿病人应该是身体消瘦才对,为什么有的人得病后,反而会慢慢发胖呢?是身体出问题了,还是药吃得不对,还是其他原因?
医生今天和大家仔细说说。
糖尿病发胖,和这些原因相关
首先,大家要明白血糖的转归,当人摄入碳水化合物以后,血糖就会升高,当血糖高到一定程度,胰岛素就会被分泌用以抑制血糖的升高。
当身体的组织满足了血糖的供应,体内还有多余的血糖怎么办?答案是会被转化成肝糖原储存在肝脏里,还有一部分会被储藏在肌肉当中,等到机体下一次剧烈运动或者没吃东西时,再分解出来提供能量。
要是这两个“仓库”都装满了呢?所以最后剩的那点血糖会被合成脂肪,然后储存在器官附近、皮下等地方。因此如果大家过度摄入糖分,那就等于不断地给自己贴膘,人就会变得越来越肥胖。举个简单的例子,美国人喜欢吃糖,胖子也比较多,这就和糖分、高热量食物摄入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从正常情况来讲,糖尿病患者也可以经历发胖的过程。比如说吃得多、动得少。糖尿病初期患者基本都有多饮多食的症状,但是不一定有消瘦的问题。这个时候患者要是不断地吃东西,却不增加运动量的话也是肥胖的最好时机,毕竟很快就肥不起来了。
除此以外,糖尿病患者发胖,还有这些原因:
第一,药物肥胖。有些糖尿病患者出现肥胖不是他能够控制的,因为有些药物就具有致胖的后遗症。医生发现,临床中服用完降血糖药后,患者不是发胖就是消瘦,像一些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药物(如达美康),它就会起到增重的作用。
法国一项研究表明,打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会诱发肥胖,治疗一年后患者普遍体重增加了3-4斤,有少部分患者体重增加超过了10斤。医生认为,这或许和纠正了胰岛素分泌不足有关。
第二,功能恢复。当患者降血糖的能力恢复了以后,肥胖会如期而至,因为在高血糖期间,这些血糖是不被利用的,可是细胞组织器官会饥饿,那该怎么办呢?于是饥饿的细胞就会分解肌肉、脂肪来填饱自己的肚子,患者就会越来越瘦。
可是当服药后,身体的功能恢复了一部分,细胞可以利用血糖了,那就不用再分解原本的存货,多余的血糖也能被储存起来了,一加一减,患者就胖了。
糖尿病患者消瘦,又是为何?
那为什么有些患者会骨瘦如柴呢?
其一,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改变。糖尿病在不少人看来是大事,因此有些幡然醒悟的患者会严格地控制自己的饮食,同时又增加自己的运动量,吃得少、消耗得多,这不瘦都不可能。
其二,也是药物影响。二甲双胍、SGLT-2i抑制剂、利拉鲁肽等就具有较强的减重效果,其中利拉鲁肽还被一些人用来专门减重,且有相关的论文研究,给大家分享一下美国的研究报告:利用利拉鲁肽治疗肥胖,每周能降低8斤体重。
其三,胰岛功能持续恶化。这个问题就比较严重了,胰岛素是降血糖的激素,当它不敏感、不分泌时就会导致身体细胞组织分解肌肉和脂肪获得能量,这就会导致消瘦,引起胰岛素绝对匮乏是很严重的问题,身体会陷入严重的消耗状态。
总而言之,医生观察糖尿病患者有些会经历肥胖、消瘦、肥胖的过程,糖尿病的肥胖与消瘦也不算很重要,只要把血糖控制好,问题都不大。
糖尿病是最严重的症状,发胖发瘦不过是最轻的
发胖发瘦一般只出现在糖尿病的中早期,这只不过是糖尿病最常见且最容易解决的问题,发胖就多锻炼,消瘦就补充胰岛素,就这么简单。接下来要说的一些症状,才是糖尿病最严重的表现。
第一,糖尿病肾病。所有的慢性病最终似乎都会累及肾脏,糖尿病也会累及肾脏,这和肾脏是主要的血液代谢器官有关。高血糖会影响肾小球、肾小管的过滤重吸收能力,会诱发慢性肾衰竭,终末期可能要进行腹透、血透甚至换肾,因此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