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目前,减重外科的主流依然着重于治疗肥胖症,而不重视甚至忽略对肥胖相关合并症的治疗。在内科领域,尤其是不少专治糖尿病的内分泌科医生并不理解或者不接受减重手术治疗糖尿病的理念。这个状况无疑给减重手术在糖尿病(指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推广和应用造成了阻碍。因此,有必要对减重手术治疗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治疗机制
年,Pories等采用胃旁路手术治疗肥胖症时发现,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术后血糖迅速恢复正常,甚至部分患者可不再服用降糖药物,这个意外的发现引起业内的极大兴趣。此后不断有研究表明,合并2型糖尿病的肥胖患者在接受胃旁路手术后,控糖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药物治疗,且手术使得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降低。
经过多年的研究,减重手术尤其是胃旁路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机制也逐渐明了:体质量的减低以及手术带来的胃肠道内分泌及微环境改变,是术后血糖可以在短期内恢复正常的主要原因。
手术适应证
哪些2型糖尿病患者适合做减重手术呢?对于16~65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符合以下条件,治疗指南建议做减重手术。
术前准备
减重手术前的常规检查,应该包括内分泌、代谢、体能、营养和心理评估,并应进行微创胃肠手术常规检查以及糖尿病相关检查。应该鉴别诊断1型和2型糖尿病。此外,因为高血糖可增高手术感染概率,术前应该积极进行降血糖治疗。
手术方式
可调节胃束带术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最差,远期再手术率较高。
可调节胃束带术胆胰分流十二指肠转位手术对降低体质量和血糖效果最佳,然而营养并发症也最多,技术复杂,风险较大,仅推荐给极度肥胖患者(例如BMI60kg/m2)。
胆胰分流十二指肠转位术袖状胃切除手术尽管尚缺乏长期临床资料,然而中短期临床研究显示对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优良。
袖状胃切除术胃旁路手术最为标准化,对于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风险获益比最佳。
胃旁路手术手术疗效及评价
术后血糖指标对于减重手术疗效的判定十分重要。一项研究显示,减重手术对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降低作用显著优于非手术治疗,手术后30%~63%的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获得持续完全缓解。另一项报告指出,减重手术可使44%的患者在不应用胰岛素的情况下实现长期血糖控制,可使15%的患者实现长期糖尿病缓解。虽然35%~50%获得完全缓解的2型糖尿病会复发,但无论是否复发,绝大多数手术患者在术后5~15年血糖控制均优于单纯降糖药物治疗的患者。
手术安全性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减重手术的安全性获得极大提升,目前手术死亡率控制在0.1%~0.5%之间,不高于胆囊切除术。
术后随访
术后患者应该继续接受由内分泌、外科、营养科医师和专科护士组成的多学科团队的治疗随访。术后2年内,至少每半年应该接受1次评估,此后每年1次。期间应严密监测血糖变化并控制血糖。对于2型糖尿病完全缓解的患者,术后1年以内应该按照术前的频度和方式监测糖尿病并发症;完全缓解超过5年,频度可适当减少。同时需要长期服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并给予长期营养监测。
结语
减重手术对肥胖症的治疗理念已获得医学界的广泛认可与支持。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减重手术治疗目的从最初治疗肥胖,到治疗2型糖尿病,进一步发展为治疗肥胖及其伴随的代谢性疾病为中心的一系列代谢综合征,其称谓也逐渐演变为减重代谢手术。
年9月于英国伦敦召开的第3届2型糖尿病治疗世界会议和第2届糖尿病外科高峰会议发布了关于糖尿病外科治疗的全球联合声明,并于年6月在《DiabetesCare》杂志上发表该联合声明,作为减重代谢外科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指南。同期顶级科学期刊《Nature》杂志发文指出,该指南的发表可能成为近百年来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的最重大变革。
时代在前行,观念也应更新。希望减重代谢手术的治疗理念为更多的朋友所接受,从而造福更多的糖尿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