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忘不了餐厅》节目中,*渤在跟舒淇聊天中,提到自己的父亲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他提到自己有次回到家,父亲变得特别的客气,跟他打招呼:“哎呀,快来坐,喝不喝茶?”父亲客气的语气让儿子*渤感到疑惑,问下来才知道父亲是将他当成自己的老战友了。
看着父亲都认不出自己了,*渤也在节目中含着泪说,一开始还以为是父亲记性不好,自己知道得太晚了……特希望他能再打自己一顿。
现在回想起*渤的这段谈话,还是感到心酸,曾经年轻意气风发的父亲,因*渤调皮拿起皮带就收拾儿子的父亲,却突然间忘记了自己还有个儿子,忘记身边的人,慢慢也会忘记一切。
这就是阿尔茨海默病,也称为认知症,还有个我们通俗易懂的名字,“老年痴呆”,患上这个病症后,如同我们熟知的糖尿病一般,目前没有好的办法和特效药可以治疗。但更残忍的是,患上这种病老人,会逐渐遗忘掉曾经对他最重要的一切,包含家人、孩子和朋友,逐渐迷失在时间的长河里,也变得无法自理。
畅销书《被讨厌的勇气》作者岸见一郎在新书《请你迷失在我的身旁》中,通过自己全职照顾82岁患认知症的父亲,体会到这其中的不容易,也对面对患病老者需要家人照顾的情况,提出了自己的心理疏导和建设,来拥有彼此尊敬和信赖的家庭关系。
我们要认识到,患上“老年痴呆”老者,不管对于自己还是照顾“老年痴呆”患者的家人而言,都是不容易的,因为患病后需要辞职在家专人照顾,如果又需要长期照顾,家里没有其他人可以帮上忙,那么对于护理者而言,本身是件很辛苦的事情,在照顾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情绪崩溃的情况。
还有一点是,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人是需要辞掉工作的,这样就没有收入来源了,对于家庭条件一般的普通人而言,带来家庭的经济压力也是比较大。
所以说,从最开始就需要认识到护理的不易,也需要理解在这个过程中,长辈的状态可能还有很多突发的情况。这些都是无法回避和可能发生的,我们需要做的只有勇敢地面对,心态有时候可以决定一切。
那么,我们该如何减少在护理过程中的负担呢?该如何与父母构建关系呢?书籍里也根据作者的亲身护理经历给出了建议:
第一、照顾父母要认真,但是不要较真。我们要认识到照顾父母与教育孩子是不一样的,育儿过程中我们是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的,比如孩子今天可能还不会做的事情,明天可能突然就会做了。
可以说,我们照顾孩子,陪伴孩子长大的过程是让父母有所期待的,虽然很辛苦,可是我们总会收获到孩子的点滴成长,同时,随着孩子的长大,我们也会慢慢的变得轻松。
但是照顾父母不是这样的,可以说照顾父母的过程是相反的,父母年长以后可能今天说过的话,明天就忘记了,今天会做的事儿明天也忘记了。他不是进步的一个过程,可能是保持或者退步的一个过程。有时累的时候,会让人感到照顾是看不到头的。
所以说,我们从内心就需要认识到照顾这两者的不同,也不能在照顾父母的过程中,过于的较真。改变了想法,去享受守护的这个过程就很好。
比如:父母想让孩子带着出去转一转,那么答应父母就好,不要去过分考虑什么,就是享受这个过程就好,这样会让自己活得更轻松一些。
第二、肯定父母年老的意义。人生是不可能倒转的,身体也是如此,每个人都逃脱不了衰老的一个命运,虽然自己年龄的增长,也就是意味着不再年轻,我们也要认识到父母年老了,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子女的帮助和照顾,子女照顾也是理所应该的。
可以这么说,我们不能说为了孩子成长而欣喜,为了父母的衰老就感到失望,其实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也就会感觉到病情在缓解。
比如说我们跟父母一起微笑,就能感受到跟父母是活在当下的;一起分享好玩的事,一起吃饭聊天,当下这个时刻。
我们肯定父母年老的意义,珍惜当下专注的事情,不要去回忆过去。用面向未来的眼光去看,让我们在护理的过程中,也有好好活下去的勇气和决心。
第三、尽自己所能照顾,不逞强、不靠意志力照顾。和年老的父母相处时,我们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不给父母抱有太大期望,也没必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我们更没必要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