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最为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而且我们都知道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的饮食、适量运动、避免久坐、避免超重和肥胖、睡眠充足、避免熬夜、劳逸结合、心态平和、心情愉悦、舒缓压力、忌烟酒等等。好的生活方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就需要我们从小养成或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点的去改变、去纠正。那今天就着重来说说饮食。
在合理饮食中,到底什么样的饮食才算是合理呢?
合理饮食最主要的体现在:
第一、合理的膳食结构
首先、为三大供能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所占的热能比(正常情况下为蛋白质10-15%、脂肪20-30%、碳水化合物55-65%)要适当;
其次、体现在营养“均衡”,也就是各种食物种类的选择要多样化,不能太单一;(食物的种类包括谷薯类、蔬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
第二、合理的食物摄入量
合理的食物摄入量主要是指各类不同食物摄入量的多少,”你以为你爱吃你就多吃、不爱吃就不吃、我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并不是。而是每种食物的摄入量有多有少。比如:哪些食物需要多食(蔬菜水果-g、-g、奶类g、大豆25-30g)、哪些食物需要适量吃(鱼、禽、瘦肉40-75g/d、蛋40-50g/d)哪些食物要少吃(食盐6g/d、烹调油25-30g/d、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哪些食物要限制(添加糖50g/d、游离糖、反式脂肪<6g/d、酒30g)。
第三、合理的卫生习惯
好的卫生习惯包括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以及适宜的烹调方式(包括蒸、煮、炖、煨、拌等,少煎炸、熏制等)食物制备生熟分开、熟食二次加热要热透等。
第四、学会阅读食品标签,合理选择预包装食品
比如:标有“无糖的食品”并不是不含糖等等,阅读标签最主要的要看食品的能量、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盐含量以及配料表。
说完合理饮食,我们来看看饮食中,多吃一口哪些食物对预防糖尿病有好处,并能降低风险。
预防糖尿病,饮食中多吃一口哪些食物可以降低风险?
在疫情期间,有一则消息在社交媒体引起了热议:“有一年轻人疫情期间宅在家狂喝甜饮料得了糖尿病”,虽然我们说糖尿病并非吃糖吃出来的,但是如果养成狂吃甜,但又不动而导致的肥胖是会出现激素紊乱,发生胰岛素抵抗的。也就是说含糖饮料多饮用是增加糖尿病风险的一类不健康食物。有多吃增加患糖尿病风险的食物,那同样也有可以多吃一些的食物可减低风险的。比如:
一、蔬菜、水果研究表明,适当的多吃蔬菜水果可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这与其含有的膳食纤维有关,因为膳食纤维可降低餐后血糖反应。也可能通过抗氧化成分来介导。近日在剑桥大学的一项前瞻性研究中,也再次支持了此观点。研究观察到,血液中的维生素C和类胡萝卜素更高的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更低。而蔬菜、水果是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含量最为丰富的食物。
而且研究还显示:对于不常吃蔬果的人群来说,哪怕是每天稍微多增加一点(66克),也有助于预防2型糖尿病,(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就降低25%)。
所以,还是多吃点蔬菜水果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蔬菜每天的摄入量在-克,水果的摄入量在-克。每天深绿色蔬菜占到全天蔬菜摄入量的一半,深绿色蔬菜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的含量更高,果汁不能代替新鲜水果。
二、全谷类
我们平时吃的大米、白面粉都是经过加工后,精度比较高的食品,也就是所谓的“细粮”,而全谷物就是指小麦、玉米、大米、燕麦等谷物的全部可食部分。包括谷皮、糊粉层的那部分。长期食入加工精细的“细粮”会造成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尤其是维生素B1、B2、B6、烟酸、膳食纤维的缺乏。而这些营养素是会影响三大营养素的代谢,以及人体消化功能的,具有调节血糖、预防肥胖和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在来自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全谷类摄入量与2型糖尿病之间有很大的关联。每天吃2份全谷类就与风险大幅度降低有关,再吃更多,则获益变化不大,相较于每月都不吃一次的人群,每天吃一份或更多全谷物冷早餐麦片或黑面包的人群,2型糖尿病风险分别降低19%和21%。而且相较于超重或肥胖个体,这种好处在瘦子中更为明显。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没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克。
为了预防2型糖尿病,每天就多吃一口蔬果和全谷物吧!它的好处岂止是预防2型糖尿病,还可以预防更多的慢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