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是一种逆人性的商品。
年轻健康的时候,很多朋友都没有规划保险的意识,觉得自己压根不会生病。
而一旦检查出结节、囊肿、高尿酸等问题,想要买保险兜底的时候,却惊愕地发现,自己早已被健康险拒之门外。
原来,不仅是我们在选择保险,保险产品同样在双向选择我们,
结节、囊肿、三高、体检指标异常等等,
意味着我们的患病概率要比健康人群更高,保险公司自然也不愿意承担这份风险,要么除外,要么加费,或者干脆拒保!
我对比了市面上多款核保宽松的产品,终于找到一款重疾险——同方全球的健易保,
针对这些极难投保的人群,也有机会标体承保。
结节: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肺结节甚至肺部磨玻璃结节
三高: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
消化道疾病:大小三阳、萎缩性胃炎、腺瘤性息肉等
精神疾病:抑郁症、焦虑症、自闭症等
免疫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不需要体检,符合三条健康告知,就可以直接买。
产品保障力度如何?值不值得入手?大白带你一探究竟!
01健易保,保障怎么样?
老规矩,先看测评表:
健易保是一款成人易核类重疾险,投保年龄30-65周岁,保障期限可选至70岁/终身。
缴费期可以选择10年交或19年交,但保至70岁版本只能选择10年缴费。
针对不同年龄的群体,也有保额限制:
30-55周岁,最高保额30万;56-65周岁,最高保额20万。
责任非常精简,身故/全残,给付%基本保额;
疾病保障,仅覆盖了行业统一规定的28种重疾和3种轻症,分别赔付%/20%保额。
虽然和市面上动辄保障+病种的重疾险相比,这个病种数显得有点儿单薄,
但病种在精不在多,这几种疾病的行业理赔率占到95%以上,极大地杜绝了高发疾病不理赔的情况。
而那些保障上百个病种的重疾险产品,再怎么弥补,也就是剩余不到5%的发病概率。
保障看完,大白重点带大家来看一下这款产品主打的易核特色,到底有多宽松?
1.放宽投保年龄
大部分核保宽松的重疾险产品,年龄限制最高55周岁,而健易保的投保年龄放宽到65岁。
随着年龄增加,身体免疫功能下降,很多中老年都有高血压、糖尿病等三高问题,普通的重疾险产品,压根买不上。
满足了高龄人群的投保需求,对中老年非常友好。
2.健康告知逆天宽松
健易保只有3条健康告知。
没有核保流程,没有加费和除外承保,只要符合3条健告,就是标准体承保。
图源:健易保健康告知
3条健告内容,都有时间上的划分,“过去6个月内”“过去2年内”“过去5年内”。
也就是说,不在这些时间里的健康异常,我们是无需告知的。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下面挨个来举例说明。
①6个月内,是否被医生建议住院或手术,或被医生建议进一步进行CT,穿刺等检查?
只要6个月以内的体检异常,没有被明确告知进一步检查或住院手术,或者体检异常在6个月以上,就可以填“否”!
比如,1年前发现肺结节,医生建议定期复查,但近6个月内没有做,不需要告知;
比如,6个月内检查甲状腺结节3级,报告没有复查/治疗建议,不需要告知。
没有问到的血液类检查,比如肝功能、血压、血糖等,就更不用告知了。
②2年内,是否接受过住院或手术?
这个好理解,只要住院或手术超过2年,就不影响投保;
即便2年内的手术,不涉及所列疾病,也不用告知。
③5年内,是否被告知患有上述重大疾病,或者因此被建议或接受治疗?
简单说,没得过这些大病,不影响,
得过大病,只要患病时间超过5年且目前已经治愈,也不用告知。
这里要注意,合同生效前已经确诊的重大疾病,承保后也是不承担该重大疾病的保险责任的。
比如,8年前患有乳腺癌,术后良好无复发,不用告知,同时还满足前2条健告,可以直接投保,
图源:健易保合同条款
但未来复发或者再次罹患癌症,不赔,如果罹患其他重疾,可以赔。
这保障力度,在市面在售的重疾险中,可以说难逢敌手了!
3.增值服务实用
优质的增值服务,关键时刻可以给我们带来良好的就医及理赔体验。
投保健易保后,只要保额达到10万,就可以享受同方全球人寿提供的实用增值服务,一共6项:
图源:健易保产品页信息
前三项服务可以帮助大家日常监控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好健康管理防止生病;
而后三项针对的是身体出现问题的客户,在就医过程中得到更好的服务体验。
02投保健易保,划算吗?
同方全球健易保,保障精简,基本责任就三个,
缺少中症保障,也没有轻症豁免责任,
无论是理赔次数还是理赔比例,对比市面产品都不占优势。
产品价格不便宜,30岁买最高保额30万,19年缴费,
男性每年元;30岁女性每年元。
19年保费交下来,累计16万多,买一个30万保额的重疾险,
很多人可能都会觉得不划算,但在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给大家推荐过无数高性价比重疾险,我还是会劝你,
如果已经买不了其他重疾险,一定要买它。说三个理由:
一是,我们的出险概率更高。
健易保承保的群体,身体健康都是有异常的,而且是大部分保险公司都不愿意承保的,
比如乙肝大三阳,后期罹患肝硬化、肝癌的可能性很大;
而诊断有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3类及以上,有萎缩性胃炎、腺瘤性肠息肉病史的,包括在阳康后,肺部查出有磨玻璃结节的朋友,后期恶化癌变的概率也非常高。
二是,健易保包含身故责任,这30万是%可以到手的,保费不会消耗掉。
假如把患病或身故时间拉长到七八十岁,买保险VS自己储蓄一笔大病应急基金,是不是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我们可以来设想一下,
小A和小B,都是30岁男性非标体,买不了普通的重疾险。
小A选择投保健易保,每年保费元,分19年交。
小B选择固定储蓄,每年把节省下来的保费存到账户里。
到两人49岁的时候,
小A的保费已将全部交完,累计16万元,并终身享有30万保额的重疾保障。
小B累计储蓄了16万多,加上这些年的利息和增值,勉强算20万,还需持续往账户里存钱,直至退休年龄,账户金额勉强达到30万。
能否坚持每年存上一笔钱,以及这笔大病专用金能否保证不被动用,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再者,疾病和意外,绝对不会等到我们把钱存够了再来,
我们不能不考虑最坏的情况,只交了一两年保费就确诊重疾出险,毕竟过往我们处理的理赔案例也不在少数。
三是,保险在紧急时刻是一种安全感。
只有亲身经历过自己或家属患病,才能体会到“花钱如流水”这句话背后的沉重。
即便手头有足够的钱看病,巨额的医疗开支,无上限的营养费和护理费,短则一年、长则数年的治疗与看护...
看着存款金额迅速耗尽,因病“返贫”,任谁心里都不好受。
就连手握两套成都房产,存了几百万养老钱的某产品大V,在面对自己亲妈入住ICU26天,自费9万多,未来每月自费要十多万的时候,都悲观的表示:
惟愿自己少活几年省去这笔钱。
而后他对于网友提出的:我有30W/50W的存款,遇到重疾时够用,不需要再买重疾险,
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有这笔钱是一回事,但钱不一定是活钱,不一定不被挪用。紧急时刻,保险更稳定可靠。相当于用一笔长期定额支出来买安全感。
03用储蓄险对冲大病风险
当然,此前大白也建议过非标体人群,
用健康告知宽松的增额寿,来规划重疾保障。
即便自己不满足投保要求,也可以买在孩子名下,自己掌握保单主动权。
一方面,可以当作一份保额会长大的保单,自己存钱对冲大病风险,后期领取的金额,比储蓄型重疾险还要更高;
另一方面,增额寿的收益是确定可以兑现的,经过时间累积,保单后期利益增长非常可观,
长期单利可以超过10%以上,资金领取灵活,可以作为个人养老金储备,孩子教育/结婚,也可以拿一部分钱出来做支持!
比如30岁的小C,用万年禧两全险给自己规划保障,
每年投入1.6万,交10年,累计保费16万,总保费和小A持平。
保单第19年,也就是两人49岁时候,
小A累计交了16万元保费,享有30万的重疾保障金,
此时小C共缴费16万,保单的现金价值增长到26万多,万一患病可以取出应急。
保单第23年,两人53岁时,小C保单现价达到30万,超过小A的重疾保额,
若一直不取出,到小C70岁时,现价达到54万,资金还会在账户里持续增值...
可见,用增额寿规划大病保障,不失为一种选择,
但只有在保单第23年之后,增额寿现金价值才会高于健易保的30万保额,
若在保单前期就遭遇重疾,投保增额寿的性价比,还不如健易保。
具体选择哪种方式,也要综合考虑我们的健康情况、以及对资金的规划安排。
大白小结
总的来说,同方全球健易保,一款专门为亚健康人群设计的重疾险。
身体毛病比较小的朋友,还是建议先去尝试其他产品的智能核保和人工审核,产品很多,多尝试还是有很大机会能够买上。
但如果身体情况比较不理想,生过大病,有结节、三高、大小三阳等问题,又不想被加费或者除外,那这款产品,可以填补保障的空白。
如果你有比较复杂的体况,或者不太确定自己的体况符不符合健康告知,也可以留言来问我。
关于大白
大白独立于保险公司的第三方平台,提供专业的保险科普与测评
坚持用大白话说清保险,让大家买保险不花冤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