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一种可降糖的激素,而患上1型或者2型糖尿病的糖友,都是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完全不分泌胰岛素,这时候就需要借助降糖药或者体外注射胰岛素来保持体内血糖稳定。
糖尿病高血糖不会直接对人体造成危害,这也是为什么有不少人说自己高血糖都好几年了,还觉得身体倍棒。高血糖是通过慢性并发症来威胁糖友健康的,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变化总是在不知不觉中,等你反应过来,可能已经来不及了。这也是为什么糖尿病治疗一直在强调血糖管理?
我们人体的胰岛素是由人体胰腺内的胰岛β细胞分泌的,当胰岛功能受到损伤,即容易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出现高血糖。管住嘴迈开腿可以控制血糖,远离并发症;但是什么原因导致糖友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呢?
1、缺乏运动
这是不少现代都市人的通病,久坐不动缺乏运动容易导致肥胖,而且运动不足也会降低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其中《中国糖尿病运动防治指南》提到,糖尿病被认为是一种缺乏运动的疾病。
2、不良饮食习惯
长期饮食中能量超标,比如高能量食物,包括油炸薯条、油炸鸡块、冰激凌、甜饮料、肥肉、动物内脏等食物,人体摄入的过多能量会以脂肪的形式在体内堆积,从而导致肥胖。肥胖会引起胰岛素抵抗,使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机体就会代偿性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时间久了,胰岛将不堪重负,就会出现糖尿病。
3、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吸烟会直接影响胰岛功能,而对于长期饮酒的人来说,胰岛素敏感性显著降低,糖耐量异常发病率显著增高。因为长期饮酒可诱发包括骨骼肌、脂肪、肝脏在内多种胰岛素靶器官胰岛素抵抗;也可直接损害胰岛β细胞胰岛素的合成和释放能力。长期饮酒不仅会增加胰腺的工作量,也会对其直接发动攻击,导致胰岛素分泌逐渐减少。
4、熬夜、精神压力等
不良生活方式会使人体内分泌紊乱,使升糖激素不当升高,如肾上腺素、儿茶酚胺、生长激素等都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从而就会增加胰岛的工作量,如果胰岛长期超负荷工作,就容易出现病变,导致糖尿病。
5、喜欢喝饮料
每天都要喝饮料,把饮料当做水来喝,其实很多饮料是含糖大户,这个可以看“营养成分表”中的“碳水化合物”,如果你换算一下就会发现饮料含糖量很惊人。一般来讲,每毫升会含8-12克,那么:喝一瓶毫升就相当于喝了40-60克糖,已经大大超出全天25克的数量。
不少社会新闻都有报道,有长期大量喝饮料,检测出血糖爆表的案例。
以上原因皆有可能导致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不管是糖友还是正常人,都应该尽量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