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慢性病的大*里面,糖尿病可以说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了。如今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越来越多,而且年轻化趋势很明显。有很多二三十岁的年轻人都已经加入了糖尿病大*了。原因除了大家理解的遗传之外,还和一个不好的日常习惯有关——不吃早餐!
不吃早餐为什么会导致糖尿病呢?
专家解释:长期不吃早餐会导致人体的热量摄入中断,比如4年5年长期没有吃早餐的习惯,那么就容易引起低血糖的反应。早餐没有吃,午餐和晚餐就需要把缺失的热量补回来,这样容易导致进食过多,导致血糖反弹性升高,导致血糖出现比较大的波动,影响全天的胰岛素调节。那么长期这样的代谢紊乱,最终容易发展成为糖尿病。
所以特别是家里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更加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作息的规律,三餐一定要按时吃,多吃粗粮,甜品和饮料绝对不要喝。
糖尿病人如何进行饮食调节?
1、主食粗细搭配
每天的主食注意粗细搭配。粗粮可以选择麦片、荞麦、玉米、杂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这样的食物可以延长在胃部的停留时间,延缓葡糖糖的吸收。
2、清淡为主,注重蛋白质摄入
食物的成分应该以低脂肪为主、适量蛋白质、高碳水化合物。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天摄入烹饪食用油2-3汤匙,盐6克,鸡蛋1个,瘦肉2两,牛奶毫升。
3、先吃蔬菜
每日每天至少摄入克的瓜果蔬菜,瓜果蔬菜中含有人体必需的维生素、无机盐和膳食纤维,能促进大肠通便,减少胆固醇吸收。
4、少吃容易消化的粥和米粉类
大家都知道粥和米粉等食物容易被肠道吸收,能够引起血糖的快速上升,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喝粥、吃米粉和吃糖水没有什么区别,尽量少食用。
5、细嚼慢咽
每次用餐控制好速度,任何事物都要细嚼慢咽,这样慢食习惯会让胃的饱腹感有充足的时间反馈给大脑,不容易造成多食。
6、少吃多餐
糖尿病患者最怕一次进餐过多导致血糖的急剧变化,也不利于血糖的稳定。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少吃多餐,每天采用4-6餐的方式,这样可以避免一次性大量进食。三餐之间的加餐可以采用、水果、鸡蛋、豆制品、酸奶等代替主食。加餐时间可以选择上午10点、午餐前、午睡后、晚餐前、睡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