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它常常会纠缠着我们长达十年甚至二十年。在这数十年的时间里,它还会诱发各种并发症,同时大大增加患者患上痴呆、中风、心肌梗死的风险。
01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并发症呢?
目前普遍认为,糖尿病之所以能够诱发并发症,主要原因就是糖尿病导致人体血管内血糖含量增高,损伤到我们的血管。其具体原理是,持续的高糖状态导致血管中葡萄糖含量过高,会与血管的细胞发生反应,发生反应的结果就是血管细胞丧失其原本的功能,细胞发生变质,血管发生病变。所以糖尿病大多数的并发症都是跟血管有关。
02下面就给大家列举糖尿病患者三大常见并发症
糖尿病肾病
肾是糖尿病患者经常出现问题的器官之一,其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过高,肾也处于一种高糖环境之下,肾中的肾小球遭到了严重的损害。肾由多万个肾单位组成,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是人体过滤血液中的废料的重要器官,而它过滤血液中的废料则是通过肾小球来完成。血液通过肾小球过滤出废料、多余的盐分和水分,最终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
但是当肾小球遭到伤害,它就无法百分百的履行其过滤废料的职责,从而导致肾功能下降,废料在人体中堆积,最终导致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同糖尿病一样是没有显性症状的,只有发展到中后期才会出现明显的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但是可以通过检查尿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来判断糖尿病患者是否出现糖尿病肾病这种并发症,因为功能正常的肾小球是不会将血液中的蛋白质泄漏到尿液中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是因为视网膜的血管太过于细小,由于长期处于高糖环境下极易出现堵塞现象。为了血液的正常流通,视网膜血管会生成新的血管来达到输送血液的目的,但是新生的血管由于太过于脆弱,会出现血管破裂,形成增殖膜。
形成的增殖膜会将视网膜与玻璃体粘在一起,当玻璃体收缩时,导致视网膜剥落,造成患者的视力出现下降乃至失明的后果。
跟糖尿病肾病相类似的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前期也是没有明显症状的并发症,一般出现看不清东西,视力明显下降的时候,已经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情恶化期。
糖尿病足
因为长期患有糖尿病,下肢血管出现堵塞现象,血液无法正常地血液循环,足部供血不足,引发溃疡。加上血管中的高糖对于细菌来说是十分理想的温床,容易造成细菌大量滋生造成感染。同时糖尿病导致患者体内运动神经产生病变,导致足部的自我保护能力减弱。使足部受伤是无法做到及时的愈合。这些条件加到一起就造成了患者的脚部如果受伤,伤口不仅愈合困难,还特别容易发生感染,严重的情况还会导致截肢。
糖尿病足相较于前两种病症前期不易发现的特点截然不同。如果你是糖尿病患者,你发现自己脚部传达给大脑的触觉,对温度的灵敏度,疼痛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换句话说就是脚部经常出现麻痹、麻木、疼痛等症状时,就要引起高度重视,因为你可能患上了糖尿足病。后期还会造成溃疡、感染、骨髓炎、Charcot关节病等。
上面三个并发症就是糖尿病患者经常会出现的三大并发症。
这每一个并发症一旦出现,都会对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03该如何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呢?
控制糖尿病病情
糖尿病是一种一旦患上就伴随着患者一生的慢性疾病。根据调查发现随着糖尿病患者患上糖尿病的时间越长,患上并发症的概率就越大。同时糖尿病晚期必然会出现一系列的糖尿病并发症。
也就是说,患者自身糖尿病的情况关系着糖尿病患者患上并发症的几率。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有意识的控制糖尿病的病情来达到降低患上并发展成的风险。当然事实也确实如此,根据临床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在患病的5-8年时间会不同程度的患上糖尿病并发症。但是如果患者对自身糖尿病控制的好的话,这时间会向后推迟5年左右。
严格管控饮食
日常生活中对饮食多加注意,有意识的控制身体内的血糖,可以有效的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例如患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控制糖分的摄入,多吃粗粮比如玉米、紫米、高粱、燕麦、荞麦、麦麸以及各种干豆类,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同时健康的饮食还可以为人体提供必要的营养元素,保证患者的身体正常营养需求。
定期检查
如各位读者所见,上面出现的三种糖尿病并发症中糖尿病肾病以及视网膜病变,在早期都是没有明显症状的,一旦真的进入病变期就会变得非常棘手。医院检查有助于患者尽早发现自身出现的糖尿病并发症,早发现早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同时,定期检查可以让患者知道自身血糖指数,让患者能够及时的根据自身血糖状况对自己的日常饮食起居、药物服用做出调整,达到降低血糖,延缓糖尿病症状的目的。
结语: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疾病,不仅会造成人体血管病变、神经病变还会诱发多种并发症,造成患者身体器官丧失功能严重时危及生命。所以糖友们不可以掉以轻心,要积极做好糖尿病病情的管控,降低自己患上并发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