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我妈,我闺女和我早就饿死在街头了。我带着一身的病和3岁的女儿无路可走,妈妈她无怨无悔地把我们娘俩带回了山东老家,给我们新的生命。芸芸长大了,必须要记得姥姥的好,要孝顺姥姥。”李德莲牵着女儿的手句句叮咛。
今年15岁的芸芸(化名),和妈妈、姥姥生活在山东临沂。姥姥朱学英今年72岁,妈妈李德莲今年43岁,早些年因闯关东,祖辈便定居在黑龙江哈尔滨市的一个小乡村。对于那片黑土地,芸芸和妈妈有着不同的感情。“生下我之后妈妈身体就不好了,那时的我只有3岁,对那个家没有什么印象,可妈妈不同,她的爱和恨、光明和黑暗都发生在那片土地上。”芸芸心疼的看向妈妈,帮妈妈捋了捋了鬓间的碎发。
“孩子今年15岁,在她出生的时候,孩子爸爸一看她是女孩,就不管我们娘俩了。”李德莲笑着说出了那段心酸往事。丈夫对李德莲母女二人不管不问,甚至连孩子出生用的必需品都不买,无奈之下,李德莲只好带着女儿回到娘家坐月子。期间,丈夫偶尔打来电话,李德莲等到的却不是关心,而是争吵。等女儿满月的时候,李德莲带着女儿回到自己的家,却发现家里被丈夫拆的七零八碎,值钱的东西已经被变卖。李德莲怎么也想不清楚,一直对她照顾有加的丈夫,竟然会变得如此冷酷。
可祸不单行,一场来势汹汹的疾病,又把李德莲推向深渊。“孩子出生3个月后,我就查出糖尿病了。那个时候病情恶化的很快,查出来的时候并发症一起来了,眼睛就是那时候看不见的。”李德莲说。
据李德莲所述,她曾提起上诉,法院将孩子判给自己,孩子爸爸却在听到每月需支付元抚养费后,一气之下扔下签字笔夺门而出,再也没有出现过。听闻老家有土方子可以治疗自己的病,李德莲跟着父母回到了山东临沂老家。6年前芸芸的姥爷因为脑溢血去世,这个家变得更为单薄艰难。年女儿上学需要办理身份证,李德莲回到黑龙江后提出了离婚。8月,份法院的传票到芸芸父亲手里后,他终于同意了离婚。这段婚姻伴随着15年的冷战结束了。
朱学英看着女儿强颜欢笑的样子,背过身来忍不住哭了起来。失明的李德莲听觉比较敏感,她捕捉到了母亲的抽泣声,轻声地抚慰:“这些事情都过去很多年了,一家人平平安安地在一起,过好我们的生活就好了。妈,您也别为我难过了。”懂事的芸芸连忙给姥姥拿来了纸并坚定地说:“姥姥你别难过,你和妈妈有我呢,等我以后参加工作,挣钱给妈妈治病,姥姥也可以好好养腿伤了。”
朱学英听到“腿伤”二字,心底止不住地泛酸,她说:“去年干活的时候不小心把腿卡了一下,这1年为了挣那点钱,我也没在家休息。每天干完活回家,晚上腿疼的睡不着觉,没想到这小妮子心里都知道。”女儿失明,朱学英仍然想让女儿找到自己的价值,不与社会脱节。于是,朱学英带着失明的李德莲去一家厂子里做“铁活”。“2个人一天就挣50块钱,我们就靠这点工资生活生活。”
妈妈的病、姥姥的伤是芸芸心里放不下的大事,她有了一个妈妈和姥姥都不知道的愿望:“我想治好妈妈和姥姥的伤病,妈妈还没见过我长大的样子呢,希望妈妈可以好好看一下芸芸的脸。”芸芸很认真地说。
芸芸一家生活在简陋的出租屋内,因为经济生活拮据,一年的房租仅元,而姥姥老家的房子给了患有垂体瘤的舅舅居住。“舅舅生病做不了活,全靠舅妈一个人照顾。姥姥挣的钱只能勉强维持我们家的生活,实在支撑不起舅舅的医药费,就把房子给舅舅舅妈住了。”芸芸讲到患病的舅舅时,李德莲失明的眼睛中流下了热泪。
芸芸深知家庭的困难,在学习上精益求精。“这孩子知道上进,卯着劲学习,到吃饭的点还在学,是个懂事的孩子,”朱学英说,“我们最亏待的就是这孩子,她从来不提爸爸。明明自己心里也不好受,反过来安慰我和她妈妈。”在李德莲和朱学英的心里,把芸芸送出家乡,去接触社会,学习知识是她们心里最大的愿望,可是凭着2人微薄的工资,这个愿望能实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