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糖尿病不仅在中老年人的身上出现,也越来越青睐于年轻人。1型糖尿病(T1D)是一种由免疫系统攻击胰岛细胞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T1D有一个较长的糖尿病前期,发病率在儿童期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在10-14岁达到高峰。一旦出现明显症状,就需要终生接受胰岛素替代治疗。因此,早期T1D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对T1D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WIRESNanomedicineandNanobiotechnology刊登中国科技大学YuanzengMin教授撰写的综述文章,介绍了近年来纳米技术在T1D的研究进展,包括利用纳米材料对T1D进行诊断和免疫成像,保护移植的胰岛细胞免受免疫系统的攻击,以及将相关递送分子到靶向的免疫细胞。
将磁共振成像(MRI)等成像方法可以应用于早期T1D的诊断和发展跟踪,提高T1D成像质量,实现对T1D的早期诊断,且对人体的危害较小。同时,在各种治疗方案中,胰岛移植和免疫治疗是最有前途和有效的,而且不依赖胰岛素。纳米技术的加入可以有效减少免疫系统对药物和细胞的攻击,使治疗药物在体内更具针对性,延长药物与细胞的作用时间,使这些治疗更安全、更有效。
纳米技术使科学家和工程师能够在纳米级尺度操纵生物过程。而且,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免疫系统的变化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将纳米材料与免疫系统结合在疾病的治疗和诊断中可以发挥1+12的作用。就T1D诊断而言,由于T1D的潜伏期长且难以诊断,因此通常发现病情时胰岛β细胞的功能和规模已受到严重破坏,因此在疾病的早期识别出患者,对于早期干预以延缓或防止疾病的临床发展是有益的。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