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型糖尿病(LADA)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打好创卫攻坚战农民变市民村庄成小区 [复制链接]

1#

[打好创卫攻坚战]农民变市民 村庄成小区


“书记、主任,又来检查卫生啊?”11月13日上午,与柯城区花园街道箬蓬村村支书徐建平、村民主任祝金财一同走进百合新村时,不少村民和他们打着招呼。“村两委干部每周都要来检查卫生、义务劳动,大家都习惯了。”徐建平解释道。


百合新村位于市区荷五路北侧,居住了箬蓬村53户村民和七八百名流动人口。“这里是典型的‘城中村’,如何让大家从农民转为市民、真正融入城市生活,是我们最头痛的事。”祝金财相告,2002年新村刚建成时,村民们还是按照以前的习惯生活,养鸡、养鸭、养猪,门前绿化带种菜,建筑材料乱堆,垃圾随处乱扔,加上基础设施不配套,苍蝇蚊虫乱飞,卫生环境很差。


2005年,区长朱建华联系箬蓬村,帮助他们理清了思路,提出开展环境整治的想法。村里结合创卫实际,成立了创卫监督领导小组,一方面加大硬化、亮化、绿化、洁化等硬件设施投入,另一方面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解决乱堆乱放、门前种菜两大难题,村里接通了管道天然气,对种菜进行清理,回收建房多余的建筑材料,并增设了5000多米木栅栏,种植了桂花、樱花、深山含笑等花木。村里还与村民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书,在每户门前放置了垃圾桶和盆栽铁树,花钱聘请了2名专职、8名流动保洁员负责日常垃圾清运。


“现在打扫卫生也比以前轻松多了。”68岁的专职保洁员曾高兴说,村民们的垃圾大多放到门前垃圾桶内,他早中晚各清扫一次,平时常在村里转转,发现道路、绿化带上的垃圾越来越少。不少村民看到身边的变化,开始在房前屋后种起花花草草,清理杂物,百合新村越来越像城里小区了。


65岁的村民王根妹搬进新村后,从柴草堆在门前,到湿煤饼贴到墙上,现在用上管道天然气,自己也觉得家里清爽多了。“村里环境好,房屋出租的价格也上去了,一室一厅的租金从150元涨到了230元。”王根妹说,现在每月房租有1000多元,加上自家开个小店,生活越过越好,大家都说,我们是“城里人”。(吴新波 徐建中)


【相关专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