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型糖尿病(LADA)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最好的运动原来是它有这个习惯的人真的赚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的偏方 http://m.39.net/news/a_9229355.html

从吃各种所谓保健药品到耸人听闻的“换血疗法”,人们为了养生真是拼了,但事实上这些都没啥用,也许你只是用钱买罪受。

那到底怎么养生才正确?最近,来自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简单经济的方法——快步走。

经常快步走,不仅可以消耗热量,有利于控制体重;促进下肢静脉回流,保护心脏;锻炼身体协调能力和平衡感,延缓衰老等。

经常快走的人你真的赚到了

一个经常快走的人,你们的身体正在收获这些好处:

增加心肺功能

《美国心脏协会杂志》在年刊登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天快走10分钟,就可能会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促进血液循环

快走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预防高血压等慢性病。美国杜克大学研究者发现,与慢跑相比,快走对糖尿病前期患者控制血糖更为有效。

增强胃肠蠕动功能

经常快走的人,能够有效促进食物消化,改善和增强食欲,增加肠胃功能,防止便秘。

预防骨质疏松

快走时,重力和肌肉收缩的双重刺激能帮助人体维持骨量,增强肌肉力量,提升关节稳定性。

多项权威研究发现,坚持每天快走,能有效减少中风、预防老年痴呆等。英国拉夫堡大学研究还发现,每天快步走可以提高免疫力,使感冒几率降低30%。

但是多快算快呢?毕竟,老人的走路速度和年轻人肯定不能比,小短腿迈的步子和大长腿也不能比(来自小短腿的忧桑)。

快速的速度通常是指每小时5~7公里,但这取决于步行者的健康水平。

为保证锻炼效果,快走应至少每次40~60分钟。一般人快走时,感觉有点气喘,身体出汗,就说明运动量达标了。

医学界公认的快走姿势

快走可不是随意地走,只有走对了,才能走出健康,走上长寿之路。

1

迈大步

跨步后脚跟先着地,再有意识地让脚底、脚趾着地,接着再以脚趾用力蹬离地面,膝盖最好微弯。

2

抬头挺胸

腰背挺直,不要像跑步那样前倾身体。轻轻收腹,双眼平视前方。

3

双臂摆动

双臂要主动摆动,摆动双臂使上下臂呈约90度,有节奏地摆到胯后,向上则摆到与肩同高。

4

速度:每分钟90~步

因人而异,可分为慢步走(每分钟约70~90步)、中速走(每分钟90~步)、快步走(每分钟~步)、极快速走(每分钟步以上)。

就自我感觉而言,最低有效强度为微出汗、有点喘,但不影响说话。中等强度是内衣有些湿的出汗、喘气,说话连贯性受影响。大强度是大汗淋漓、不想讲话。

5

时长

每次运动至少10分钟,每天应运动30分钟以上,达到一万步最佳。

哪些人最好选择快走?

1、没有锻炼习惯的人

德国体育运动学专家克劳思柏斯指出,普通人每跨一步,脚底所受的冲击大约是体重的1~2倍,仅为慢跑的1/3左右,相应的膝关节和踝关节所受的压力就小了很多。

2、老年人步行更安全

老年人关节开始老化,膝关节和踝关节难以承受跑步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对日常没有锻炼习惯的老年人来说步行锻炼更安全。

老人可以每周3天,每天45~60分钟,快走慢走交替循环。

3、肥胖的人

对于肥胖者而言,由于体重较大,跑步过程中膝关节和踝关节承受的压力较大,容易造成膝踝关节的损伤,所以对于肥胖者来说也是步行比跑步更安全。

4个动作让快走的效果翻倍

热身和拉伸是快走必不可少的环节,为大家推荐4个动作。

弓步下蹲振臂

双腿呈弓步,双臂自然下垂。屈膝下蹲,在此同时直臂上举,向后振臂2个8拍,向后转,换另一侧做2个8拍。

弓步提膝

双腿呈弓步,双臂呈摆臂姿势。右腿提膝,同时摆臂。做2个8拍,还原。然后,换另一侧做。

拉伸大腿前侧肌肉

快走时,重力和肌肉收缩的双重刺激能帮助人体维持骨量,增强肌肉力量,提升关节稳定性。

拉伸大腿前侧肌群

身体直立,双脚与肩同宽。右手抓住右踝,拉向臀部,使大腿前侧明显神拉感,保持2个8拍。左手可手扶支撑物,左腿以相同方式进行适度地拉伸。

快走常犯的5个错误

错误一:不良姿势

不少人走路时,会不自觉地将双手背在身后、抱在胸前、潇洒地揣在裤兜里。其实,这都是很差的姿势。

如果习惯性做上述动作,就无法充分活动身体,失去了养护全身骨骼、抻拉肌腱、活动关节的好处。

错误二:必须找整块时间

上班族总抱怨没有时间运动,其实上下班就是最好的步行机会。

步行路程在40分钟左右的人,都可以选择走路上下班,这样全天的运动量就足够了。

路远的,距离目的地两三站地时,可提前下车步行过去,创造散步机会。上班期间可以在走廊里走动,午休时间可在写字楼或到楼下绿地散步。

错误三:不注意补水

在锻炼时,最好可以带一瓶水,在运动过程中少次多量地补充水分,防止脱水。

错误四:在快走前,忽视热身

为避免在运动过程中产生伤害,快走前先做一些伸展四肢的热身活动,防止因步幅过大而造成拉伤。

错误五:选错鞋

不适合走路的鞋有以下几个特点:

鞋底过薄,走路时会有硌脚的感觉。鞋底过厚过重,走路时感觉腿特别“沉”。鞋帮过高,不利于足踝的灵活运动。鞋底过硬,不便于脚掌弯曲。

同时,注意观察鞋底花纹的磨损情况,如果防滑条纹几乎磨平,那就证明该换双新鞋了。

综合自生命时报、健康时报、医学界心血管频道等

本文编辑:伴壳儿

图片来源:RF正版图库、soogif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