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型糖尿病(LADA)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健康科普儿童糖尿病,问君知多少 [复制链接]

1#

我们身边每10个成人中,至少有1人患有糖尿病,所以大家对糖尿病并不陌生,但是却很少听说儿童有糖尿病的。儿童也会患糖尿病吗?是的。目前我国每2-5万儿童中就有1人患有儿童糖尿病,<5岁儿童发病率年平均增速5%-34%,提示发病呈低龄化趋势。

最近两年糖尿病患儿到我科治疗的例数增多了,大的十二岁,年龄较小的才两岁多,看着孩子小手指头由于多次测血糖,手指头上都是针眼扎过之后留下的结痂,有时候测血糖时候我都是问孩子要扎哪个手指,看着那些手指真是不忍下手,扎在小朋友手上,我却也感觉很痛······尤其还要注射胰岛素,三餐前、睡前,虽然几个部位在轮换,但是也感觉每天都得扎针,实为痛苦。所以小朋友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那对于儿童糖尿病我们需要了解什么呢?

什么是儿童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致使血糖增高、尿糖增加的一种病症。糖尿病可分为:胰岛素依赖型,即1型糖尿病,98%儿童糖尿病属于此类型,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即2型糖尿病,儿童发病甚少,但由于近年来儿童肥胖症明显增多,于15岁前发病者有增加趋势,其他类型:包括青年成熟期发病型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如胰腺疾病、药物及化学物质引起的糖尿病),某些遗传综合征伴随糖尿病等。

儿童糖尿病的一般表现:1型糖尿病起病较急剧,多数患儿常因感染、饮食不当或情绪激惹而诱发。典型症状为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下降,即“三多一少”。但婴儿多饮、多尿不易被察觉,很快可发生脱水和酮症酸中*。学龄儿可因遗尿或夜尿增多而就诊。年长儿可表现为精神不振、疲乏无力、体重逐渐减轻等。

儿童糖尿病的健康指导

住院健康指导

01

饮食指导

1.合理科学的饮食是控糖的基础饮食总原则,平衡饮食,定时定量,控制热量,理想体重,清淡饮食,以粗代细,少食多餐。

2.根据患儿的年龄、身高、体重、营养状况及饮食习惯。

3.称重饮食,定时定量进餐。

4.少量多餐,每日3~6餐。制定个体化糖尿病饮食方案。少吃高热量、高脂肪食物,如各式糖果、巧克力、奶油、油炸食品、洋快餐等,主食要粗细搭配,适当多吃些新鲜果蔬(如*瓜、西红柿、冬瓜等热量低的食物)、瘦肉、鱼类等食品。碳水化合物则最好以粗粮、米饭、无糖馒头为宜。食物严格称重后烹制,烹饪多采用蒸、煮、烧、凉拌等方式。不得随意增减食物,若患儿有饥饿感,可适量增加*瓜、西红柿等。

02

心理护理

注意倾听患儿及家长的感受,并在治疗过程中多给予鼓励,帮助其处理好心理上的矛盾,增强其信心,解除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03

用药指导

1.定期监测血糖。儿童糖尿病患者需要格外重视血糖的检测,应该养成定期检查血糖的习惯,以便及时了解药物的治疗效果,并根据血糖水平的变化进一步调整药物的用量。需注意在检查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时,每个月都应该检查一次空腹和餐后血糖,并至少每3-6个月检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血脂和24h尿蛋白。

2.长期坚持使用降糖药物。儿童2型糖尿病需要长期使用降糖药物,只要药物不过量,临床应用就是安全的。但是如果患儿合并肝肾功能不全,就一定要格外小心,最好咨询医师,然后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避免给肝脏和肾脏造成损伤。临床用药需要考虑到儿童的特点,调整用法用量。

3.用法用量。儿童2型糖尿病服用降糖药时应注意服用药物的时间,精确控制用法用量。只有严格控制用药时间和用量,才能够有效降低血糖,同时降低出现低血糖的风险。一般降糖药物应该在饭前30分钟服用,这样药物的药效高峰期和餐后血糖高峰期重叠,可以保持患者血糖水平平稳。儿童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药物用法用量和成人类似,但是用法用量需要根据儿童的体重、代谢能力、耐受性及时调整。患儿需要长期坚持使用降糖药物,严格控制用法用量,在饭前30min给药,可以确保血药浓度高峰期和血糖值高峰期重叠,保持餐后血糖水平平稳过度。

04

注射知识

胰岛素注射时的注意事项,不可随意停止注射胰岛素或更改胰岛素类型。预混胰岛素注射前需要充分摇匀。根据不同胰岛素的起效时间,合理安排注射与用餐时间,注射诺和锐30立即进餐,诺和灵30R,50R半小时进餐,对于肥胖患者可延迟进餐。注射前洗手,75%酒精消*皮肤,排气,针头勿消*(硅的保护膜),否则易引起疼痛,使用频次勿超过6次。注射10个单位以内的胰岛素停留10秒钟,拔出,注射15单位以上的胰岛素停留20秒钟。未开封使用的胰岛素应保存于2-8°C,切勿冷冻,正在使用的胰岛素放于室温下,低于28°C,保存28天,避免日晒。

05

糖尿病监测

血糖:每1-2周至少七次,三餐前,三餐后两小时及睡前一次必要时加测3AM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每2-3个月1次。

尿微量白蛋白:每3-6个月1次。感觉阈值测定:每6-12个月1次。

体重:初诊必查,此后每3个月至少1次。

尿常规/血压:初诊必查,此后即使正常,每3个月至少1次。

血脂/血粘:每年至少1次,异常者3个月1次。肝功、肾功、心电图、眼底:根据病情。

出院健康指导

运动有利于血糖的控制根据患儿年龄及运动能力的不同制定运动处方,坚持长期规律性的有氧运动,可以每天参加1小时左右的中等强度锻炼,如跳绳、慢跑、快走、爬山、郊游、散步、游泳、骑自行车及球类运动等,不要让孩子以看电视、玩电脑代替课余锻炼,运动前后可适量加餐或减少胰岛素用量。运动不当或运动过度对身体造成伤害,正确科学的运动方法是关键,严禁空腹状态下运动。糖尿病运动干预口诀,糖友运动很有益,走步锻炼数第一、速度快慢看体力,每天走好五公里、抬头挺胸深呼吸,交替握拳手给力、累了歇歇在继续,持续不停更有利。

精彩推荐

医院自助机怎么用?

来医院,“扫一扫”“点一点”看病更方便

医院新冠肺炎核酸检测线上预约步骤看这里!

医院年招聘信息

◆◆◆◆

编辑/陈旭志张永锋杨敏审校/师金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