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型糖尿病(LADA)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空腹血糖正常ne没糖尿病多做一个检 [复制链接]

1#
颠疯病 http://m.39.net/disease/a_8162276.html

糖尿病

如何知道自己有没有糖尿病?是不是并发症的高危人群?《养生堂》权威发布,糖尿病诊断标准全新升级,一个指标就能知晓!如何能更有效地降糖减肥?一种运动方式推荐给大家!

杨主任告诉我们,根据全国糖尿病患病率的调查发现,如果仅用空腹血糖低于7mmol/L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标准,将会漏掉50%的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

中国人爱吃主食,所以中国人的糖尿病往往是先出现餐后血糖高,然后是空腹血糖高,因此,如果只看空腹血糖是正常的就放松警惕,不看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很容易漏掉糖尿病。

建议: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两项检查一起做,可以更好地判断是不是糖尿病。

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版)》中,正式把糖化血红蛋白纳入糖尿病诊断标准。在中国成人中,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的最佳数值为6.2%~6.5%。

所以,目前诊断糖尿病的标准有三个: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个标准独立诊断,符合其中一个条件即可诊断。

糖化血红蛋白反映平均三个月的血糖值,这个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检测极其便捷,不受时间、进餐与否等因素限制,还可以帮助我们尽早发现并发症。

糖化血红蛋白也是并发症风险评估的“金标准”。糖化血红蛋白越高,并发症越高,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并发症也能得到缓解。

糖化血红蛋白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可以反映三个月的血糖情况?

点击下方视频,听专家详细讲解

血红蛋白“糖化”的过程

↓↓↓

杨文英主任

我们可以通过平均血糖(空腹和餐后的平均)的计算,推算出糖化血红蛋白,或者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推算出对应平均血糖的值,最后得出如下图的对应关系:

比如您的糖化血红蛋白是8.6%,那么您最近两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是10mmol/L—12mmol/L。这意味着您的空腹血糖数值也很高。

杨主任说,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认真对待,如果能够积极对待,配合医生的治疗,认真管理糖尿病,是可以达到血糖控制好、精神状态佳、并发症少的目标的。

病例

杨主任的患者,81岁了,每三个月都会测量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已经坚持了20多年,至今没有并发症。

他说要平衡好血糖的控制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能得了病就什么都不吃,对于自己爱吃的食物要浅尝辄止,比如今天吃了两口炸糕,就少吃点主食、水果。

再次提醒:糖友们要每三个月测量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同时结合自己餐前、餐后的点血糖,才能更好地控制并发症。

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版)》中,新添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管理,要求超重和肥胖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目标为减轻体重的5%-10%。

肥胖的成人应尽量通过生活方式及药物治疗来控制血糖,但血糖仍然控制不佳者建议代谢手术治疗。代谢手术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手术1年后糖尿病缓解率可达73.5%。

提醒:代谢手术需要先进行专业评估。

杨主任介绍了一种运动方法——空腹运动,比如每天坚持快走半个小时,走到微微出汗、心跳也微微加快的程度,有助于减肥控糖。

杨文英主任

空腹运动消耗更多的是脂肪,对于改善肥胖和血糖的效果不错,适合腹部肥胖明显人。

对于已经出现并发症的糖友,也有运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的,比如眼底病变已经到增殖期了、肾脏病变已经到了临床蛋白尿阶段了,就不适合用运动方式改善代谢指标了,因为运动过度会加重并发症的进展,一定要谨遵医嘱。

历史热门文章

身上长出小疙瘩、红斑,不痛不痒就没事?警惕是恶性肿瘤潜伏在体内!

脂肪肝是血管病的“帮凶”!名中医:豆腐这样吃,帮助逆转轻度脂肪肝!

手脚有条“生命线”,预示疾病风险!一碗养生粥,帮您补气养阴、疏通经络~

它是老年膝关节的“第一杀手”!专家带来两个护膝方法,亲测有效!

喜欢就点一下“在看”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