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型糖尿病(LADA)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糖尿病饮食指导的五种方法 [复制链接]

1#

对于糖友而言,每天的饮食控制非常关键,医生也一直强调控制饮食、控制饮食,控制饮食(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可是到底应该怎么吃,吃多少食物才能保证营养的全面而又不会使血糖过高、体重增加呢?

今天给大家整理几种饮食指导的方法,可以参考!

方法一:临床经验法:

我们都知道血糖的变化与人体的生理代谢密切相关,而饮食影响首当其冲。东方人的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尤以米面类为代表)更加剧了血糖的变化。

糖尿病饮食,主要是指:控制主食总量,限制高热量,营养搭配,少量多餐,低盐少油高纤维,低碳高脂降体重,戒烟少酒,生活规律。

控制主食总量,每日主食5-6两,分配到三餐,早餐1-2两,午餐2两,晚餐2两。青菜类不限,需要注意的是,含淀粉较多的蔬菜不推荐,如土豆、山药、莲菜、南瓜、玉米,红薯等,仅可少量食用或完全替代主食。在吃不饱的情况下,可以加大蔬菜量,如青叶类蔬菜、*瓜、番茄,冬瓜等。这里特别强调:每顿饭必需有主食,主食指的是米面类碳水化合物。

主食选择排序,吃米不吃面,吃干不吃湿,吃粗不吃细。吃米饭比面食升血糖相对缓慢,吃干的比湿的升血糖相对缓慢,吃粗粮、粗加工的比细粮、精加工的升血糖相对缓慢。碳水化合物都会升高血糖,只是相对而言有所延缓或较低,具体可根据个人爱好和口味自主选择。

进食顺序和速度,吃饭时先喝汤,然后吃菜,最后开始吃主食,建议细嚼慢咽,每口饭咀嚼10-20次,我们吃饭时,胃的饱腹感需要传导到大脑皮层,我们才知道自己已经吃饱了,而胃到大脑皮层的神经传导速度较慢,会延缓15-30分钟,因此当快速进食又吃饱的情况下,其实我们已经吃撑了,多进食了15-30分钟。因此吃饭7分饱,细嚼慢咽既能防止过多进食有益于控制血糖,还能调节胃肠道功能。

限制高热量食物,有些食物升血糖非常明显,不推荐食用。比如稀饭类,无论米汤、面汤、玉米粥、小米粥,胡辣汤,凉皮、米线、热干面、混沌、拉面、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本身热量很高,升糖指数极高,甚至不弱于喝糖水。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浇花,一盆水倒进花盆,水很快全部进入土壤了,如果换成一盆冰或者雪,就会慢慢融化,不至于一下子水太多了。同样,越是稀饭类把碳水化合物溶解的很好,进食后吸收速度又很快,会使血糖迅速升高!

这里提醒一点,事实上糖尿病患者什么都可以吃,只不过时间、量和血糖变化的关系要掌握好!如果我们平时血糖控制很好,很多东西都可以吃,量一定要少,种类可以丰富,注意选择食物成分(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含量)对血糖的影响。如果我们自己不能很好的把握,或者无法及时监测血糖变化,血糖控制不理想,还是推荐不吃那些升血糖特别明显的食物。以免血糖大幅度波动,带来新的不良影响。

既然限制了很多稀饭类,那么可以喝的有哪些呢?1.纯牛奶、鲜牛奶、自制酸奶(购买酸奶有添加剂)2.青菜汤(不加淀粉),如番茄鸡蛋汤、紫菜蛋花汤、萝卜水、白菜水等。3.鸡蛋茶/蛋花茶(不放糖)4.豆浆、豆汁、豆腐脑(推荐纯豆类,不放糖,不放米)5.白开水。大家可以根据个人爱好自由选择,也不必一成不变,可以轮流选择,自由搭配。有时要根据身体状况进行选择,比如肾功能不好时不宜进食蛋白类,尤其是动物蛋白,因此鸡蛋茶/蛋花茶,豆制品不推荐食用。如果实在要喝稀饭,建议选择血糖控制良好时,尤其是晚餐时,少量喝,少熬煮一会,放凉了再喝,升糖指数会相对低些。

如何吃肉:糖尿病患者依然可以吃肉,一般来说,每日进食1两左右瘦肉即可。选择种类时腿多的不如腿少的,猪牛羊肉不如鸡鸭肉,鸡鸭肉不如鱼肉等。不建议进食动物皮和内脏。

加餐也是允许的,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如空腹血糖控制在4-5,餐后血糖控制在6-8时,可以选择两餐之间,少量进食,如上午10-11点进食少量升糖指数较低的水果,午餐时适当减少主食量即可,有时睡前也可以少量加餐,既能够预防低血糖的发生,还能补充水果的摄入。再次强调,水果是可以吃的,需要注意三点:

第一(时间)时间选择在两餐之间,

第二(种类)种类选择含糖量少,升糖指数低的,

第三(量)量要控制,不能太多,还可以把加餐后下次进食的主食适当减少一点,避免叠加造成血糖进一步升高。

预防低血糖。低血糖对人体的危害极大,甚至不亚于一次心梗。因此,预防低血糖十分重要。如果出现饥饿感、心慌、手足颤抖、冷汗、乏力、意识改变、性格改变等都可能是发生了低血糖。有条件时应首先测血糖,明确是否低血糖所致,并对症处理;不能测血糖时先补充食物,快速升高血糖,先保命,再治病,医院就诊。升糖食物首选能快速升高血糖且快速消化代谢的食物,比如水果糖、水果、糖水等,以避免对下一次进餐造成高血糖的影响。

方法二:手掌法则

“手掌法则”做为一种估算每日摄入量的方法,方便直观,虽然不是特别精确,但却非常实用。

碳水化合物:两个拳头

所谓碳水化合物,即像我们主食如面粉、大米、谷署之类。这类营养物质是我们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供给人体50—60%的能量。对于糖尿病患者,据个人工作量不同,每日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应控制在—克左右,此量相当于自己两个拳头大小体积的淀粉类(比如米饭、馒头、花卷等)食物。这里首选低GI饮食(低GI生活,指合理搭配膳食,使饮食的GI值保持在一定水平值(55以下)的生活)。此处受到来自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研究院王彦青教授提醒,特此表示感谢!

备注:(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即GI)详见下文

油脂类:大拇指尖量

脂肪是含热量较高的食物,1克脂肪可以提供约9千卡热量,所以油脂不宜摄入太多,每天仅摄取拇指第一节大小体积的量即可。

蔬菜:一捧量

蔬菜富含膳食纤维及多种维生素,几乎无糖、无脂、无蛋白,是糖友可放心多吃的食物。每天蔬菜供给量可在—克左右,两只手满满的一捧量也是可以的。

蛋白质:掌心量

蛋白质对人体很重要,但也不是越多越好。每天蛋白质提供的热量应占总热量的10—15%为宜。如果有糖尿病肾病,则应控制蛋白的摄入。据个体情况不同,每日蛋白总量约为每千克体重0.8—1克,相当于掌心大小、小指厚左右(比如豆制品鱼肉等)体积的蛋白食物。

瘦肉:食指+中指量

糖友每天的瘦肉摄入量应在50克左右,相当于食指与中指并拢大小体积的量。

有不少糖友认为,血糖高了就要限制食物摄入,吃的越少越好,其实不然。摄入量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讲究的是合理饮食,而不是禁止饮食。

方法三:实验法:

不同人对有些食物消化、吸收速度不一样,升血糖能力也不尽相同,如果非常喜欢某类食物,可以作对照实验:血糖控制平稳的基础上,先参考糖尿病饮食,注意监测血糖变化,次日把主食改为自己喜欢的食物,再次监测血糖变化,根据血糖变化水平判断是否可以进食这类食物。还可以咨询医生作相应指导。

曾经有一次机缘巧合,病区里四个病人同一天中午都吃了拉面,结果有三个人血糖明显升高,而且到了晚上饭前还没降下来,而另一个血糖一直很平稳,没有明显升高,晚饭前血糖只是略高,考虑是个人体质对于拉面消化吸收速率不一样造成的,别人吃了影响很大,他就没事。后来我们特意叮嘱他再去吃一次拉面看看,结果还是这样,因此他就可以去吃拉面,另外三个就不推荐。强调一下,想要实验请选择平时生活规律,血糖控制理想的时候,不要在血糖波动很大的时候去尝试,会延缓降糖治疗。

方法四:食物成份分类法:

想想我们平时吃的食物,几乎都可以按照成分进行分类,不同成分对血糖影响不同,可以做个参考。淀粉(碳水化合物)、油脂(脂肪)、蛋白质是经过消化吸收可以影响血糖的成分,我们注意选择的种类、剂量,再结合进食时间就可以了。

方法五:升糖指数法:

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index,简称GI),是表示含50克有价值的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引起血糖的高低,这个高低的程度是与50克葡萄糖(或50克含碳水化合物的面包)在一定时间内(一般为2小时),体内血糖应答水平相比较而得来的。可以反映出某种食物对机体血糖的影响程度。

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

在胃肠停留时间长,释放缓慢,餐后血糖峰值较低。GI<55%。表中用绿色表示。

中血糖生成指数食物

餐后血糖峰值介于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和高血糖生成指数食物之间。55%≤GI≤70%。表中用*色表示。

高血糖生成指数食物

进入胃肠后消化速度快,吸收完全,餐后血糖峰值高。GI>70%。表中用红色表示。

整理出来一些食物的升糖指数,可以参考:

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