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型糖尿病(LADA)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宁光院士团队回顾中国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安全 http://pf.39.net/bdfyy/bdfzg/150528/4630916.html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流行病,在中国也不例外。与其他族裔患者相比,中国成人糖尿病在遗传和病理生理方面都有着明显的特征。然而,中国的糖尿病临床指南与欧美指南整体非常相似。近期,医院宁光院士团队在《柳叶刀-糖尿病及内分泌学》发表评论文章,指出中国需要严格设计和有效实施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来制定适合中国的防治策略。

截图来源:TheLancetDiabetesEndocrinology

研究团队对过去三十年来,英语发表以及有注册记录的中国大陆的2型糖尿病RCT进行了系统评价。此次分析共纳入了项试验。其中项(92.0%)在中国大陆进行,84项(8.0%)为跨国研究。超过一半(62.6%)的试验在仅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进行,其次为在患有2型糖尿病并发症(28.4%)或合并疾病(9.0%)的患者中进行的试验。大多数试验(66.6%)旨在评价药物治疗、其次是行为干预(10.3%)、治疗程序(6.4%)、膳食补充剂(5.2%)、生物疗法(4.1%)和器械(1.5%)。年-年期间,中国大陆开展的2型糖尿病RCT开始蓬勃发展,年后整体数量稳定,但年试验数量再次翻倍。从地域分布而言,研究者以华东地区最多,所领导的2型糖尿病RCT占中国大陆总数的73.7%;来自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研究者领导的试验数量分别占13.3%,9.2%和3.8%。▲中国大陆2型糖尿病RCT的类型(A)、时间发展(B)和地域分布(C)。数据截至年8月31日。(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除跨国试验外,大多数RCT试验的规模不大,只有85项(8.9%)试验招募超过人,而(37.9%)项试验的受试者不足人。大多数试验(81.9%)的持续时间少于48周。在项可获得数据的试验中(不包括跨国试验),项试验的随访失访率低于5.0%,在88项试验中失访率为5.0%–9.9%,在项试验中为10.0%或更高。通常,在行为干预试验和随访时间较长的试验中,失访率较高。宁光院士团队在文中指出,尽管过去三十年来中国大陆的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此次系统评价数据也反映了一些问题。比如规模小、干预周期短、缺乏盲法和随机化信息,缺乏对潜在偏倚的讨论、未设定主要终点等等。而且超过一半的已发表的RCT没有报告试验注册标识号,不少注册研究在注册平台也数据不全。以18年发表研究为例,中国试验仅48.1%报告注册号,全球数字为71.2%。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人预期寿命不断延长,糖尿病相关并发症也是疾病负担的重要组成,包括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疾病,某些癌症和认知障碍。但只有37项(3.5%)2型糖尿病RCT研究了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终末期肾病等并发症的结局,其中19项还是多国试验。虽然这些试验通常需要大量受试者和长时间随访,研究成本更高,但这些试验的发现也往往会影响临床实践,因此宁光院士团队呼吁将来集中资源以开展设计合理的中国糖尿病患者结局试验。此外,患者自我监测和治疗依从性也是值得试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