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型糖尿病(LADA)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健康细节,对付血糖要避免过激行为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是哪家 https://m.39.net/disease/a_u6j1j6c.html

哲人们曾曰,细节决定成败。人体是动态平衡系统,也许就是那么一点差异,或者是操作失误,都可能带来截然不同的结局。细节就像那个可橇动地球的杠杆支点,把握不好就毁健康啦。关你健康,将用实锤专敲细节。今天咱们聊聊糖友对付血糖时需要避免的过激行为。

糖尿病是慢性疾病,糖友们也是边控血糖边交流,大家都听说过,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带来的并发症。还有一种说法是,高血糖要钱,低血糖要命。这些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糖尿病的本质是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或是对胰岛素不敏感。相应的关键问题是,在加入干预后,也就是用药调控血糖后,实际上对多数人而言,要面对很大的血糖波动。如果血糖测不准,甚至根本就懒得测,靠感觉用药,其后果可能是病情比不治疗还发展得快。

在糖尿病被确诊后,糖友们多会出现焦虑,四处打听,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动,觉也睡不好了,好不容易睡着,又被截肢的噩梦惊醒,整个生活节律和心情都被打破。过激情绪,会很快反映在血糖的波动上。因此,首先是淡定,糖尿病的确有带来多种严重并发症的可能,但是,现在控制血糖的方法很多,既来之,则安之,相信自己只要认真规范地执行降糖方案,高血糖的危害才能减少和推迟。

糖友们容易产生的第2种过激行为是对血糖死追猛打,把控血糖误认为是平时与感染斗争,以为降得越快、越低越好,这其实是大忌。血糖降得过快,把标准放得过低,会带来低血糖及心脑血管事件风险,血糖低的时候,会由于血管收缩及血压升高,增加心梗和脑血栓发生的可能,长期低血糖则会导致痴呆症或智力障碍。请记住,降糖切不可为图快而擅自加量。

糖友们普遍存在的第3种过激行为是把嘴管得过严,有些糖友甚至会过度减少或干脆不吃主食,简单的道理,如果靠挨饿能控制血糖,那还要大夫干什么?要知道,人就是躺着不动,机体的器官和组织也在不停工作,需要以能量为支撑。碳水化合物,也就是主食的主要成分是刺激胰岛素分泌的,啥主食都不吃,会让激素分泌系统误传指令,反而会引起血糖波动。过度节食还可能造成营养不良、营养失衡、心理障碍,不利于血糖的控制,也更易带来并发症,比如糖尿病足愈合困难就与营养不良有关。

糖友易犯的第4种过激行为是过度减肥和过量运动。的确,看病的时候,大夫都会提醒糖友控制体重,肥胖是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超重者如果能减肥,也会改善对胰岛素的抵抗。但是,过度消瘦会降低肝糖元储备,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就会增加。运动虽是控制糖尿病的基础方案之一,但是过度运动,特别是激烈的无氧运动,会兴奋交感神经,导致胰岛素的拮抗激素分泌增加,这会带来血糖升高,对控制血糖不利。因此,糖友运动时要把握适度和循序渐进的原则,特别是在空腹时运动量不可过大。如果是严重的高血糖、有肾功能损害、心功能不全、活动期眼底出血时,则不适合运动。

糖友还会犯的过激行为是只迷信药,而不做其他努力。实际上,生活方式干预始终是糖尿病患者的必要措施,无论是应用何种牛叉级的药物控血糖,都离不开饮食和活动等生活方式的配合。只靠吃药打针,生活依旧,小酒照喝,嘴馋就吃,吃完就八字躺,那样会使胰岛细胞对您产生厌倦,最终胰岛细胞也懒得活动,那就会摊上大事啦。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