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是一种很常见的情况,且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这种情况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对大家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同时也会增加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另外,糖尿病和冠心病有共同的危险因素,且两者也互为危险因素,所以这类患者的组织器官损害情况较为严重,病死率和致残率也较高。对此,相关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是缺一不可的,以此来让患者尽可能地获得较高的生活和生命质量。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致病原因较为复杂,所以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认为可能与炎症反应、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和遗传因素等有关。
①炎症反应
正常情况下,血管内皮系统有维持抗黏连特性、调节血管收缩张力和影响凝血的作用。但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较高,血液里也含有较多的游离脂肪酸,因此容易诱发血管壁炎症,对内皮细胞的正常功能造成影响,从而导致免疫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过多,引起系统炎症。
而上述情况可升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因为有研究证实,内皮细胞的功能异常、血小板异常和凝血机制的异常,会对血管平衡造成破坏,促使炎症反应的发生和血栓的形成。
②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内源或外源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之一是脂联蛋白水平的下降,从而就会出现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情况。
而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由于脂肪细胞呈胰岛素抵抗的状态,脂肪会持续溶解,游离脂肪酸含量升高并被运输到肝脏,导致肝源性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最后就会使得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更为严重。
③氧化应激
一些因子的分泌紊乱会导致氧化应激的发生,而氧化应激是冠心病和2型糖尿病发病和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后因子。当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出现氧化应激后,还会导致血管损伤,反过来加速病情的进展。
④遗传因素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基因多态性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发病中也有一定的关系。有研究发现,糖尿病、冠心病和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存在风险等位基因的累积效应,其基因多态性可部分增加人群罹患疾病的风险。
对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来说,应采取综合治疗,即不仅要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还应对两者所导致的各种相关基础疾病进行治疗,同时要配合相关的护理措施。治疗方面包括降糖治疗、降压治疗、降脂治疗、以及抗血小板治疗。
一般通过降糖药来控制患者血糖,从而改善患者的病情。另外,这类患者通常会伴随着高血压的发生,因此降压治疗也是必须的,而这也是通过使用降压药来实现。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也会有血脂异常的情况,从而影响血液的流变,对动脉血管输送血氧以及心脏都会造成影响,通过使用降脂药有助改善这一情况。
内皮细胞功能的紊乱会促使血栓的形成,因此应给予抗血小板治疗。
护理方面则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运动护理。
①心理护理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与其他疾病的患者一样,都会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紧张、抑郁等负面心理,而这种心理容易引起应激反应,升高心绞痛等的发生风险,加重病情,所以要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多与患者沟通,帮助其排解负面情绪。
②饮食护理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应注意低盐、低糖、低胆固醇饮食。因为过多地摄入钠盐会促使体内糖分的分解、吸收,使得患者的餐后血糖快速上升,同时还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引起血管并发症。因此,这类患者应将食盐的摄入量控制在5g以内,而有高血压的患者则应控制在3g以内。
研究发现,高血糖是动脉粥样硬化最为危险的因素,因此这类患者在日常饮食应尽量选择低糖的食材,多吃新鲜蔬果、粗粮等。
血脂异常会升高这类患者发生血管并发症的风险,而过量摄入胆固醇还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升高血液黏稠度,所以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宜进食有助降血脂的食物,且将每日摄入的胆固醇量控制在mg以内,如合并有高胆固醇血症,则应控制在mg以内。
③运动护理
合理、适度的运动有助促进患者的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吸收、利用,从而有助降低患者的餐后血糖,这样也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胰岛功能以及血脂代谢紊乱的情况,进而改善冠心病的相关症状。
结语
糖尿病或冠心病对我们的健康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更何况是合并有这两种情况,所以这类患者一定要注意遵医嘱治疗,同时配合生活调理,以有效控制病情。
参考资料:
[1]王紫宁,张钧栋,张皓旻,等.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对策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1(3):-.
[2]邵洁.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护理进展[J].养生保健指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