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型糖尿病(LADA)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世界糖尿病日糖尿病不止控制血糖那么简单
TUhjnbcbe - 2021/3/27 1:12:00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好转和物质的极大丰富,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据我国流行病学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竟然高达11.6%,其中男性和女性的患病率分别为12.1%和11.0%。

糖尿病一直被称为“无形的杀手”,血糖过高引起的全身代谢异常,会导致全身多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积极预防糖尿病,有效控制糖尿病病情显得尤为重要。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今天我们了解一下如何从饮食、作息、运动等多个维度科学控糖,管好悄悄“越界”的血糖。

你的身体一刻都离不开糖

“糖”(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中必不可少的供能物质。

碳水化合物从肠道被吸收进入血液,一部分由肝脏合成糖元储存起来,一部分直接在血液中给脏器供能。

健康人群体内调节血糖的激素足够灵敏,可以将其保持在较恒定的水平。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调节能力下降,体内血糖失去平衡。当空腹血糖≥7mmol/L,餐后血糖≥11.1mmol/L。这两个指标同时具备,或分别两次达标时,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高血糖的“非典型”信号

全国糖尿病流行调查发现,60%的糖尿病人,没有任何明显症状,大多是被化验指标查出来的。身体的一些细微表现,可能是高血糖的信号。

身体乏力,体重下降。

口渴想喝水,小便增多。

容易得毛囊炎,磕碰和蚊子叮咬的创伤总不好。

女性反复泌尿系统感染。

牙齿不好,容易感染。

有糖尿病家族史、40岁以上、超重或肥胖、孕期血糖偏高、生过巨大儿的人群,更应该重视以上身体变化,至少一年查一次血糖。

“糖前期”离糖尿病有多远?

糖尿病足、视网膜病变,乃至可怕的尿*症、器官衰竭……糖尿病可以引发多种并发症,是目前已知的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有一个值得庆幸的好消息是:糖尿病在一个阶段是可以逆转的——糖尿病前期,这一点得到内分泌科权威专家认同。糖前期,是指血糖偏高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中间状态,是糖尿病的早期预警信号。根据危险程度不同,糖前期人群可分为两类:空腹血糖偏高(IFG):血糖介于6.1~7mmol/L之间。糖耐量异常(IGT):空腹及餐后血糖均偏高,血糖介于7.8~11mmol/L。后者发展为糖尿病以及合并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大。

今年7月,我国启动健康中国行动之糖尿病防治行动。国家卫健委疾控局有关负责人提出,在糖尿病防治行动中,健康生活方式是基础;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规范健康管理是重点。

专家呼吁,让糖尿病前期人群不发展成糖尿病,让糖尿病患者不发展出并发症,这都需要人们主动

1
查看完整版本: 世界糖尿病日糖尿病不止控制血糖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