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
据统计,中国目前糖尿病患者人数高达1.14亿
在美国,每年有例患者因糖尿病足截肢致残
而在我国则数量更多......
糖尿病,听起来像是糖吃太多
其实是不对的!
今天,Dr.Tai带领大家认识
这个“甜蜜杀手”。
世界上有两种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也就是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临床上主要分为1型和2型糖尿病,当然还有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但不是很多见的就省略一下。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的,比如某些外界因素风疹病*直接损伤胰岛b细胞并启动自身免疫的发生,导致胰岛b细胞大量地减少,降低血糖的能力就大大减少,发生糖尿病。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也是复杂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的结果,但是误区要搞清啊,不是说遗传就一定是出生下来就有糖尿病,是经过环境的作用激发了基因才有的,环境因素包括营养过剩,现代生活方式,人口老龄化和化学*物等等。
代谢不好易引病上身?
如上述所说,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它的发生是由于胰腺功能差导致的。引起糖尿病有多种因素:
无法躲避的遗传
现在看来,投胎是个技术活,生在一个没有病史的家族就可以说上辈子拯救过宇宙了!说正经的,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
还不是因为胖!
肥胖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尤其易引发2型糖尿病。特别是腹型肥胖者。其机理主要在于肥胖者本身存在着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而高胰岛素血症可以使胰岛素与其受体的亲和力降低,导致胰岛素作用受阻,引发胰岛素抵抗。这就需要胰岛β-细胞分泌和释放更多的胰岛素,从而又引发高胰岛素血症。如此呈糖代谢紊乱与β-细胞功能不足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β-细胞功能严重缺陷,引发2型糖尿病。
都是因为懒!
因为懒所以胖,因为懒所以不运动,因为懒所以患病......零活动是引发糖尿病、痛风等疾病的来源。所以Dr.Tai郑重的告诉大家:体力活动可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改善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使高胰岛素血症缓解,降低心血管并发症。
吃的太好
高脂肪饮食可抑制代谢率使体重增加而肥胖。肥胖引发2型糖尿病常年食肉食者,糖尿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常年素食者。主要与肉食中含脂肪、蛋白质热量较高有关。所以,饮食要多样化,以保持营养平衡,避免营养过剩。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指南
注意饮食控制体重
在确保总热量平衡的前提下,采取少量多餐,多吃含纤维素较高的粗粮、麦胚、豆类及蔬菜等,每日每人食物纤维的摄入量不低于35克,对于已有较重并发症的高龄患者不必过分限制饮食。如果你的体重已经超重,就要通过适当的饮食控制和运动来减少你的体重。这将有助于降低血糖,改善你的血压和血脂。
好好睡觉别总嗨
睡眠对血糖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睡眠过多或过少都可以增加你的食欲,增加你对高碳水化合物食品的渴望。这也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增加的并发症的风险。所以,每天晚上七八个小时的睡眠是最好的。如果你有睡眠呼吸暂停,积极的治疗可以改善睡眠,降低你的血糖水平。
测量血糖everyday
每天测量血糖,使血糖保持在正常的水平,可以避免糖尿病并发症,如神经性疼痛。检查也可以帮助你了解各种食物和运动对你的影响。
要更加爱护自己,千万别受伤
糖尿病会引发感染的风险,并会减缓伤口愈合,所以,即使是简单的割伤和擦伤也要快速进行处理。正确清洗伤口,使用抗生素药膏和无菌绷带进行包扎。如果几天后还是不见好转,就要及时的去看医生。每天检查双脚是否有水泡,割伤,溃疡,发红,或肿胀。保持双脚滋润,以防止干裂。
戒掉“长寿烟”
糖尿病患者抽烟,更容易引起死亡。烟草对心脏和肺部都是不利的。戒烟可降低血压,减少中风,心脏病,神经损伤和肾脏疾病的风险。
糖尿病是慢性病,胰岛功能受损后,不能完全逆转,但可以部分恢复,胰岛功能好转,只有按医生建议好好控制血糖,血糖都能控制的和健康人一样。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格式餐点花式繁多,导致大部分人群均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症状。Dr.Tai建议,改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让疾病远离自己多一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