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截至年,中国大约有1.1亿名糖尿病患者,近5亿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今天是世界糖尿病日,每个人都应该重视控制血糖,规律作息和饮食,为了自身健康,多了解一些和糖尿病有关的知识吧~
糖尿病患者饮食的八大误区
误区一
患糖尿病的原因是糖吃多了
患糖尿病并不只是因为糖吃多了,其主要病因是胰岛素代谢功能出现问题,即多余的糖分不能被充分利用,造成体内血糖升高。
影响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肥胖、运动不足、饮食结构混乱、吸烟、情绪压力等问题都可能会诱发糖尿病。
误区二
“无糖食品”“糖尿病食品”可以放心吃
“无糖食品”实质上是无蔗糖食品,除了以功能性甜味代替了蔗糖外,其他方面与普通食品相比基本无异,只是含糖量不一样。
市场上卖的“糖尿病食品”,如无糖饼干、无糖麦片等食品中往往含有木糖醇、麦芽糖醇甜味剂,这些醇类甜味剂中含有少量未转化的蔗糖或葡萄糖,糖尿病患者还是要慎重食用。
误区三
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甜食
味道并不能准确说明食物中的成分,甜食中也有符合糖尿病患者饮食标准的食物。糖尿病患者不是不能吃甜食,而是要控制摄入的能量,比如吃了一个面包,主食就要少吃半碗。
误区四
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水果
专家表示,“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水果”的说法并不科学,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水果的,只是需要注意食用的时间及数量。一般应选择在两餐之间食用,数量大约是半个苹果的食用量。
提醒: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喝果汁,因为果汁通常会损失一些膳食纤维,容易导致血糖升高。
误区五
多喝酸奶可以预防糖尿病
科学研究发现:每天喝28克酸奶就可以降低18%的糖尿病患病几率。然而目前市面上卖的酸奶,最小的包装也在克左右,相当于推荐标准的4倍。此外,酸奶的含糖量也较高,多喝不利于糖尿患者的健康。
误区六
血糖值一高就减少饭量
血糖值一升高,就少吃点?错!弄清血糖升高的原因才最重要,如果不是因为饮食造成的血糖高,还是应该照常饮食。血糖实在降不下来时,要及时跟主治医生讨论调整药量。只有养成“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才便于医生给予准确的药物剂量。
误区七
多吃降血糖的食物
民间流传很多食物具有“降血糖”的功效,如山药、薏仁等,关于这些食物能否降血糖、治疗糖尿病的说法,目前并未得到科学证实。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还是应该按照医嘱服药和控制血糖,不要轻易相信偏方。
误区八
糖尿病患者不能吃肉
肉类中的蛋白质是人体中所必需的营养物质,长期不吃肉会导致蛋白质不足,抵抗力降低,容易生病。
专家表示,优质的蛋白质对于糖尿病人的健康十分重要,糖尿病人需保证每天能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质,比如瘦肉、豆类等。
冬季是糖尿病加重和多发季节。糖尿病患者冬季养生要顺应节气变化,饮食上要有所调整,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饮食进补应遵循以下3项原则:
01
防寒抗冻,增加能量
低温环境下人体消耗的能量会增加,因此冬季应适量增加能量摄入,有助于抵御寒冷。糖尿病患者通过增加餐次的方法增加能量摄入,同时又避免一次给机体过多的糖负荷,引起血糖波动。
02
少咸多苦,忌肥甘厚腻
冬季肾经旺盛,肾主咸,心主苦,从中医角度来说,咸的吃多了,肾水克心火,就会平衡失调,因此冬季不要吃得太咸,应多吃点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
冬季漫长,气候异常寒冷,因此人们乐于吃一些温辣性质的食物,如羊肉火锅之类,虽然温补,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易助湿生痰,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忌食肥甘厚腻及辛辣刺激的食物,严格控制糖类及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03
适当“吃冷”,有益健康
冬季虽然气候寒冷,但是空气干燥,人体肺腑火盛,而且穿得多,动得少。再加上北方屋里有暖气,人们很容易出现“上火”症状。
适当吃些凉性食物或凉菜,不仅能预防感冒、咽喉炎,增强肝脏解*能力,促进新陈代谢,还有助于降低血压和预防心肌梗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